9月3日上午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全体院领导、系主任、党支部书记、新入职教师以及师生党员代表在数学实验中心智慧教室,通过网络直播共同收看大会盛况。


80年前,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,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,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。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,为拯救人类文明、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学院师生党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交流了认识体会。纷纷表示,学校诞生于抗战烽火,是一所红色育人、强国铸器的大学,作为北理工师生,将深刻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,珍爱和平,开创未来,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、伟大抗战精神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,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际行动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师生热议:
院长、党委书记 张希承:通过直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观看了阅兵仪式,我心潮澎湃、备受鼓舞。整齐划一的方队、尖端先进的装备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与科技水平,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。作为北理工一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基础学科教学科研工作者,我深感使命昭昭、重任在肩,将传承好“延安根、军工魂”红色基因,致力培养领军领导人才,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北理工“数学力量”。
院长助理、办公室主任 孙婧: 阅兵带来的感触与我们“立德树人”的使命紧密相连——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教育工作者肩头责任的深刻叩问。阅兵中亮相的高精尖装备,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接力攻关。这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,行政服务要做的,就是为师生的科研创新“搭好台”——简化流程、协调资源、解决后顾之忧,让他们能心无旁骛地在实验室、在田野里攻关,为国家硬核实力添砖加瓦,这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“阅兵准备”。
统计系主任 虞俊:看着官兵们整齐划一的队列,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无数汗水, 让人能想象到他们经历的刻苦训练——practice makes perfect。所有受阅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,从战机到战车,都彰显着科技工作者的报国情怀。这场阅兵既展现了国家实力,更传递了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!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!”
数学系教工党支书 陈露:今日集中观看阅兵仪式,场面庄严、气势恢宏,深受震撼和鼓舞。作为一名北理工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教师,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科技现代化水平。我们将立足本职,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深耕基础学科、服务国防科技的实际行动,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应用数学系教工党支书 万捷:观阅兵盛典,心潮澎湃!威武之师气贯长虹,铁甲彰显大国雄风。每一步坚定步伐,都是对祖国的深情告白;每一声嘹亮口号,都激荡着爱国情怀。作为老师,我倍感自豪,更觉责任在肩,定将化为行动,勇攀科学高峰,报效祖国!
科研办公室主任 杨慧磊: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一起观看了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”。当抗战老兵颤巍巍敬礼,当“狼牙山五壮士”“平型关大战突击连”等英模部队番号走过,突然意识到我们工作中推动的“课程思政”“红色教育基地建设”,正是要让这些历史记忆跳出课本,成为青年学子看得见的精神坐标。我们整理的每一份史料、组织的每一次参观,都是在为“不忘来路”做扎实的铺垫。
计算与系统科学系博士生党支书 张怀嘉:九三阅兵,这是一场承载着历史与希望的盛典。当电视屏幕上出现天安门广场那庄严的场景时,我的内心瞬间被强烈的自豪与感动所充盈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装备方队中那些代表着国之重器的先进武器,它们整齐地排列着,散发着强大的威慑力。它们不仅代表着当下的强大,更是为国家的未来筑牢了安全防线。作为一名党员,我会始终铭记历史,把这份感动变成促进我不断前进的动力。
统计系、概率与金融数学系博士生党支书 王墅:观看九三阅兵仪式,深受震撼。当镜头聚焦抗战老兵时,我不禁热泪盈眶,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,是民族的英雄。我们应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。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,我将带领同学们传承抗战精神,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,努力学习,为开创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拼搏奋斗。